近日,记者从多家银行获悉,针对监管部门发布的《关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调查的通知》,多家银行已逐一完成调查,并正在准备相关资料。
自今年年初以来,许多银行一直在测试现场营销贷款、信用卡等产品。业内人士认为,现场商品符合当前的趋势,但我们需要注意合规问题,不能片面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。
研究涉及多方面
许多银行向记者透露,监管部门发布的研究通知主要针对销售类别、业务流程、人员资格等七个方向。目前,根据监管部门要求的反馈时间,许多银行表示已逐一调查,并正在准备相关的纸质材料。
“研究通知发布后,我们积极开展调查,主要包括网络直播的主要平台名称(次数占10%以上);2021年以来,网络直播销售的次数、累计参与人数、业务规模等。通过官方账号进行;以及目前网络直播销售的主要业务类型和营销情况。目前主要涉及信用卡申请、个人贷款、理财产品等商业品种。某国有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。
此外,风险管理、业务合规问题也是监管部门本次调查的重点。上述银行家表示:“我们正在调查直播销售中的业务流程、客户资格审查等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制度机制的建设,并进一步核实直播人员的金融产品销售资格。”。
据了解,研究内容还包括行业对直播销售渠道建设性意见的收集,如网络直播销售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的优势、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,以及加强网络直播销售管理的建议。
扎推的直播间有多有效?
近年来,许多银行都在现场营销领域进行了测试。今年6月,随着“618购物节”的加速升温,银行对个人信用、信用卡等产品的现场推广也进入了白热阶段。
在直播平台上,交通银行信用卡、宁波银行、网商银行、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账号推出低息、高额个人信用产品。
“新客户10天免息”、“最低优惠利率3.6%”、“最高涨幅300万元”等宣传口号在直播间背景板上引人注目。随着直播间限时抢购倒计时,营销氛围拉满。
然而,记者发现,与许多网络名人直播室相比,银行直播室相对荒芜。大多数银行直播室实时观看人数不到100人,甚至在某些时间段在线观看人数也只有个位数。据直播平台统计,某银行3小时直播累计观看人数仅为8252人。
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:“目前,直播间营销所占比例很小,有效客户转化率不高。直播渠道更多的是引流和获取客户。”。
“工作室需要通过强有力的优惠措施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和保留信息,但实际上信用卡、贷款产品配额、利率验证需要严格遵守银行的审批要求,所以可以得到工作室宣传优惠利率客户不多,导致实际客户保留率不高。”销售人员说。
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银行直播引流有一定的优势。“与广告链接相比,银行官方直播间的产品推荐可信度更强。在相同的投流成本下,直播间客户提交的贷款申请信息相对多于广告链接。与传统的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方式相比,直播渠道可以在短时间内通知更多有意向的客户产品信息;此外,直播间具有很强的互动性,客户可以实时咨询问题。”股份制银行贷款业务经理分析。
应合规进行
招聘联合会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,银行可以通过交通平台进行产品营销和推广,这符合当前的趋势,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。但在此过程中,要注意合规性,不能片面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。营销人员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,具有相关专业资格。
早在2021年底,七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《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要求网络营销宣传内容应与金融产品合同条款一致,包括产品名称、产品提供商、销售商名称等关键信息,不得有重大遗漏;网络营销宣传内容应准确、通俗,倡导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健康的消费观念。
据业内人士分析,本次调查将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营销管理,需要出台正式的管理措施,行业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治理。
来源:中国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 作者:石诗语